学术科研

科研动态

首页 >> 学术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聚融跨学科 聚焦新媒体 聚凝行业特色

发布日期:2021-11-25   点击: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转型发展的探索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 陈映1


学院简介】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成立于2017年6月,其前身是始建于2006年6月的财经传媒系。学院立足于学校金融和经济管理的学科优势以及学校作为应用型本科的战略定位,以“财经传播学、聚融新媒体”为学科定位,以“科学与人文相融、传媒和艺术互彰、创意与匠心并重”为基本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懂传播、懂市场、懂技术、有文化”的文理交叉渗透的应用型人才。学院目前设置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职工69人,学生1400余人。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是一个年轻而特别的学院!它是国内少有的明确以“新媒体”命名的学院之一,也是一个学科跨界的学院。作为一个建院时间还不到5年的新媒体学院,它恰逢其时,发展迅速;作为一个依托地方性、行业性院校资源办学的新媒体学院,它致力于内涵建设,在学科融合、凝聚特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作为一个起源于传统中文专业的新媒体学院,它开放进取、勇于改革,在专业设置、队伍建设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新文科”的转型、创新的发展之路。

一、增量引领,存量优化:面向新兴交叉的转型之路

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生命,这是一开始便坚定的一个治院思路, 但学科和专业建设问题显然是这个学院最大的难题。虽然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于2006年成立的财经传媒系,但十余年来它只有一个中文专业;虽然一直以来在中文专业下设有传媒方向,在学院成立之前便已培养1000余名传媒学子,但接近90%的师资为清一色的中文专业背景,在学科方向上长期聚焦于文艺学、国学、现当代文学等传统人文领域。设置成立新媒体学院之后,适应学校应用型的战略转型,学院迅速将学科专业设置和建设的“主旋律”转到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和升级上面,不断回应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申请设置应用型、新兴型、交叉型专业:2015年申请设置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16年申请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20年申请设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五年时间新办三个新兴专业,这种从传统到新兴的专业调整“大动作”迅速将学院发展带上了“快车道”:过往,我们招生主要靠调剂,生源得不到保证,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不高,毕业生以银行为主要去向;现在,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已成为学校的两大热门招生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居于前列且在传媒等相关领域的就业已占绝对比例。

归结起来,学院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思路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面向新文科,面向应用型”,以“新兴、交叉、急需、特色”为专业设置的基本方针,新设立的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和文化产业管理三个专业均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专业;二是以产业逻辑来引领学科逻辑,强调依托产业、行业发展来办学,强调专业设置要有效地回应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三是坚持存量调整与增量优化相结合的渐进式转型发展路径,现阶段主要是在不改变原有专业设置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新的专业来达到优化专业结构的目的。

对于学院而言,学科专业的调整和优化仍是进行时!当下,学院学科专业的转型发展依然面临不少挑战:由于采用对接产业链的逻辑来构建专业链,目前学院内部设置的四个专业分别归属于四个一级学科。这种跨学科的链式专业群本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但由于历史原因,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三大发展难题:一是部分专业与产业衔接不够,且与学院基本定位不一致,导致专业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需求闭环;二是学科与专业跨度过大、相关度不高、互补性差、难以资源整合形成合力的问题日益凸显,极大地增加了学院建设和管理难度;三是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之间没有很好地建立基于学科的知识联系,“每一个专业都像是一支队伍”,一方面增加了专业建设要辐射带动多个相关学科成长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有组织、无政府”的管理挑战。

学科专业融合与聚焦的问题仍是学院未来学科专业发展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下一步,将进一步按照产业逻辑与学科逻辑协调、专业基础与专业特色平衡、专业资源与专业实力匹配、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的原则,继续推动学科专业的调整和优化:一方面,从既有资源和优势出发,通过新设专业等手段继续谋划增量调整,以最大程度地整合利用资源并凝聚特色,聚焦优势学科,基本完成学院学科专业的外延建设;另一方面,不断推动专业的内涵建设,推动原有专业围绕“应用型”以及“财经”、“传媒”这三个关键词进行调整和转型,以聚焦方向、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二、打好财经牌,聚焦新媒体:致力于凝聚特色的专业内涵建设

专业是学院办学的主要载体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作为一个多学科专业学院,找准专业定位,实现不同专业的错位协同无疑是学院正常运转的保障;而作为一个后起且资源有限的地方性、财经类行业院校,要办好一个传媒类学院,“小而美”的特色无疑是其竞争力的落脚点。因此,精准的专业定位以及具有特色的学科方向成为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优选策略。在找准定位和凝聚特色这一问题上,学院基本的方针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入主流、强特色”。

所谓“入主流”,具体而言有三个需要考量的要求:一是要对接当代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主流需求,强调面向广东省新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大量的人才需求,专业定位要耦合于产业趋势,课程设置要匹配岗位需求,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力求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能精准对接需求侧升级;二是要符合学科专业发展的主流趋势,适应当下传播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的发展以及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聚焦培养适应新媒体、新业态发展需要的人才,充分发挥学院“后发”优势;三是在一个以财经、金融为命脉的行业性院校,新闻传播作为一个“小、弱”学科,必须融入学校主流学科并凝聚出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正在努力改变过往过于孤立、自成体系、不与学校其它学科建立联系的学科专业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学校“缘金融而生、为金融而办、偕金融同行、与金融共荣”的“大金融”主流格局,为学校主流学科发展积极“添砖加瓦”并充分借力学校优势资源。

所谓“强特色”,具体而言也有四点:一是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特色路径,强调突出学校的金融、财经特色,以财经和金融特质聚焦人才竞争优势。深度嵌入工商管理、金融学等优势学科,聚焦泛财经传播人才培养,一方面将“经济学”、“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设置为通识和学科必修课程,另一方面努力开发建设“新媒体产业与市场”、“新媒体营销”、“传媒资本运营”、“艺术经济与金融”等融合性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财经知识、市场意识和经济思维,将“懂传播”与“懂市场”并列设置为人才培养的两大目标。二是适应媒介社会化和企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突破传统的以培养体制内新闻生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思路窠臼,以泛传媒人才为人才培养出口,在内容生产能力之外,尤其注重学生市场思维、策划设计思维以及方法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就业出口;三是在学科专业定位上不做“大而全”,在创新、交叉、融合处寻求“小而美”,以新媒体素质和能力为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聚焦满足新媒体内容生产、设计创意、运营管理和应用服务四大领域的人才需求,尽可能与传统主流新闻院校实现差异化发展。四是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利用学院的多学科资源,在共享共建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化的课程资源。如,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探索实行联盟办学、平台化开课的模式,部分专业选修课在两个专业间进行共建共享,这样一方面保障了细化课程开设的可能性,增加了学生的课程选择范围,另一方面也赋予两个专业更多内涵特色。如,借力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师和课程资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有机会选修“人机界面交互设计”、“新媒体产品功能设计”、“新媒体产品原型设计”、“数字广告设计”、“融媒体版式设计”等面向新媒体介质设计类的课程,让传媒类专业具有一定的艺术设计色彩;同样,借力于网络与新媒体的教师和课程资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有机会选修“新媒体产品创意与策划”、“新媒体运营与管理”等面向新媒体内容和运营类的课程,让艺术类专业体现更多的传媒思维与能力。

三、强基础,重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轮驱动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既有“冲劲”,又有“后劲”,这是我们一直在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区别于研究型大学,我们的学生要在“能动手、肯动手”上取得优势,要具有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能力,达到“实践有能力、就业有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别于职业院校,我们的学生具有更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思维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达到“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这几年我们在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上着力推动两个方向的改革:

一是强基础,力求做厚做深“关于知识的知识”的学习,构建人才培养的“后劲”保障。所谓“知识的知识”即我们获取其他新知识的先决条件,包括基本理论、方法论和思维能力。我们认为,面对当下瞬息万变且日益复杂的市场和技术环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赋能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给予基础理论、方法论和思维训练等基础性课程充分的学分和学时保障,从三个方向大力推动课程改革:首先,“深研理论课”,力求将理论内容讲透讲深。如,将“传播学理论”课程从原来的2学分提高至4学分;因应媒体融合背景下跨界符号整合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增设“媒介叙事学”作为学科必修课程;想要培养新媒体营销与运营人才,不是仅仅开设一两门“新媒体运营与管理”或“新媒体营销”课程,而是设置了“经济学”、“管理学”、“消费者行为研究”、“媒介经济学”、“新媒体产业和市场”等系列课程,夯实理论基础,等等,等等。其次,“拓深方法工具课”,帮助学生解决“过河”需要的“桥”或“船”的问题。如,适应未来数据和机器时代编程成为人类表达基础媒介的发展趋势,将“编程基础”设为通识必修课程;为本科生开设4学分的“传播研究方法”课程,为其未来探索和开拓新知提供必要工具,等等;最后,“拓展思维课”,尤其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提升其探索、创新与批判的能力。主要做法包括在通识教育板块设置“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思维能力训练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完成课程论文,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等等。

二是重应用,不断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冲劲”优势。首先,强调课程设置以岗位需求为导引,即以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岗位需求为起点,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在匹配国标基本要求并满足学科教育基本系统性的基础上,依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能需求,以职业导向凝聚专业定位并强化专业特色,在专业定位及特色的导引下设置相应课程,尤其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和系统性,并通过系列课程群的设置逐级细化落实方案。其次,强调学生评价以能力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协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强调学生需带着自己的作品毕业。再次,打造了“课程-校园文化和学术平台-学科专业竞赛”三个应用性课堂。在课程一端,尽可能加大实验实践课程的比例,并引导部分业界一线精英走进课堂分享经验,尽可能强化“第一课堂”的实践指导性。在此基础上,策划、搭建专业赛事和活动平台,建设了“新闻试评”、“影像文化节”、“传播大讲堂”等多项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第二课堂;同时,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各类专业赛事,构建“第三个课堂”。最后,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羊城晚报、广东卫视、界面新闻广东频道、广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签订实践基地协议或建立实践教学合作关系,利用假期时间,动员和引导学生到一线实习锻炼。

四、以人才立院,以科研育人:面向质量优化的深层改革

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在推动学院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切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以人才立院,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来保障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我们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未曾放松的一条主线。

秉持“有什么样的队伍,就有什么样的事业”的发展理念,我们结合师资队伍的结构性问题以及未来学科专业发展方向,重点引进以下三个方向的师资:一是教学上急需的师资,重点补充有博士学位、有业界背景以及有跨学科背景的师资,以实现师资上的“补短”;二是具有较强科研实力或潜力的师资,以实现师资上的“拔尖”;三是结合未来专业发展方向以及拓展可能,以师资“拓源”来带动专业的创新发展。通过这些举措,学院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扭转:新闻传播师资占比从原来不到10%增加至33%,同时还增加了管理学、经济学、艺术设计学、计算机等支撑学科的师资;师资队伍的职称、年龄以及性别结构等均获得极大优化;具有业界背景的“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引进,让业务类课程的教学得到了保障,奠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拔尖”师资的引进,让学院在国家级项目等重大科研立项工作迅速取得突破性发展,夯实了学科发展的基础;同时,管理学、经济学、艺术设计学、计算机等支撑学科的师资引进,也为学院未来申报新兴、交叉型专业奠定了基础,让学院学科专业发展之路得以越走越宽。

新兴交叉专业的建设意味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递,而需要具有更多的创新意识、创造新知识并且激发、影响学生的能力。因此,师资科研能力的提升成为我们想要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没有好的科研,就不会有真正优秀的师资队伍,也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一直坚持科研兴师、科研育人,以科研助力专业质量建设。一方面,打造了“学术午茶会”、“传播大讲堂”等学术交流平台,延请各界名家分享学术前沿和业界动态,传道研究方法和科研经验,营造浓厚级科研氛围,鼓励并且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并申报科研项目,以项目带动科研工作,以科研兴师;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在狠抓学生要出实践作品的同时,要狠抓学生课程和毕业论文质量,以科研育人。经过几年的建设,学院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从国家社科项目申报和立项来看,原来是没人申报,现在则是每年都有多人积极申报,并且已保持连续5年立项不中断的成绩;从人才培养质量来看,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发现前沿议题的敏锐性大大增加研究方法的使用日益规范,综合分析和论述能力等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五、结语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是“万里长征只走了第一步”。虽然尝试做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但问题依然比成绩多:学科结构复杂,专业基础薄弱,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过来,课程建设和改革还有待进一步纵深,等等。一个多学科类型学院的治理机制和关系本属难题,从传统人文转向聚焦新技术、新业态的新媒体交叉领域,显然又进一步增加了其中的难度。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教师的转型与结构调整、交叉型新课的开发建设以及旧课的退出……所有这些必经的改革之路一定是痛苦且伴随矛盾的。但纵有艰难万千,前路已然开启!现在,学校对于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师资建设高度重视并给予充分支持,在师资建设规划中将新闻传播学等传媒类学科纳入特需学科,在人才招聘过程中给予编制、经费等多个维度的特殊支持。相信时间会见证这个学院新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