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党团活动

首页 >> 党团建设 >> 党团活动 >> 正文

战“疫”中的教学相长——财经与新媒体学院第二教工党支部举办网课交流活动

发布日期:2020-05-11   点击:

抗疫期间,医护工作人员在前方奋战,财经与新媒体学院第二教工党支部的教师,则以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在后方坚守岗位,用线上教学的方式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战役中。大家认真对比筛选线上教学平台,摸索视频制作和录屏等软件操作……纷纷竭尽所能地以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教学相长。4月20日,支部党员教师举办了一场网课交流活动。大家一致认为,线上教学可以一样精彩,它不仅让学生们成长,也让教师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成长。下面,听听老师们如何说:

01陈映老师:疫情让我对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有了新的思考。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不变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育人初心以及学生的学习热忱,需要变化和创新的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克服了危即是机”,被逼上“云端”的课堂或许将成为传统的高等教育加速拥抱互联网、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契机。▼

02黄雄杰老师:《演讲与口才》课程学习的就是声音的传播和沟通。云端教学,是教学在疫情下的积极面对更是创新教法的有益尝试。▼

03贾颖妮老师:《外国文学史》通过梳理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介绍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的基本内容和演变情况,使学生对外国文学与文化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以适应世界文化日益交融的时代需要。线上教学方式可以调用慕课等网络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

04黄亚雯老师:《新媒体营销》是针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将带同学们纵深认识新媒体运营、突破新媒体产品认知逻辑,以理论+实践的参与式课堂形式帮助同学们掌握新媒体营销的理论与策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互联网线上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新媒体平台体验,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得我的新媒体课堂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05潇潇老师:《影视传播中的生命哲学》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数以万计的家庭家族生命轨迹的改变,深入思索的碰撞交汇,如何直面人生最终的结局,如何超越未知的恐惧,如何体味突如其来的各种变故,如何认识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结合课程,每周推荐一部影视作品,加深理解。▼

06何子杰老师:作为全校性的通识选修课,《跨文化传播》旨在让学生掌握跨文化传播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升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更好认识并应对信息全球化对自身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影响。在这个特殊时期,本课程充分调动音视频等网络教学资源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现象以及相关案例的认知与思考,以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50D66

07李德团老师:我从来没有将《广告创意欣赏》这门课当成是全校公选课,而是作为我广告创意学10年教学的总结,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我力图呈现广告创意的知识地图,让跨专业学生通过中外前沿与经典案例的欣赏,享受一场广告创意的视觉盛宴。我很欣喜地看到,已经有数位旁听的学生,与我们一起进入广告创意的精彩世界,我觉得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

08张东霞老师:课前QQ群提示考勤打卡,然后按时进入腾讯会议在线课堂,EV录屏打开,说声“大家好,都能听到吗?”每周五的《网络与新媒体导论》专业必修课有序进行中。经过三周的线上教学实操与磨合,我们都不再慌张,甚至有点享受这种隔着屏幕的互动!▼

338A2

09聂莉老师:我的课程《媒介经济学》,腾讯课堂线上直播互动,配合云班课APP进行签到,布置作业与活动,分享资源。电脑与手机并进,不亦乐乎。

线上教学有线上教学的魅力,若在平时课堂面授,聂老师绝对不会说各位亲早上好,哈哈哈宝宝们真聪明……同学们回答问题时不会这么争先恐后,脑洞大开。课程互动中的满屏弹屏与每堂课结束时的满屏鲜花,让师生并不因为隔着屏幕而遥远。甚至从某种角度说,线上教学超越了线下的拘谨,95后00后学生接受起来很自然,而作为一名新媒体专业教师,早就持续关注各类线上内容模式,试水过直播短视频各类传播方式,也算轻车熟路,全程只有嗨点无障碍。

一个特殊的时期特别的情景下,以饱满的热情拥抱线上教学。▼

10李科老师:《舆论学》是针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将结合专业特点,重点聚焦网络舆论传播,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舆论的形成机制、传播模式、监测方法和引导策略。线上教学期间将尝试一些互动性小程序,调动课堂氛围、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形成“学习有料”“互动有趣”的授课和学习方式。▼

 

 

11朱亚婷老师:《新闻采访与写作》是针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作为业务操作性很强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采写指导思想和基础理论,不同体裁和传播介质的采写实训,以及新媒体背景下的融合新闻写作。▼

 

 

12张碧红老师:《传媒作品赏析》是财经与新媒体学院的专业选修课。财经类本科院校学生的工具性思维一般比较强,但往往缺乏审美意趣、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学生除了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培养作为现代人应有的媒介素养和思辨能力。本课程突出鲜明的应用性和实用性,通过介绍中外各类传媒作品,系统地讲授传媒作品赏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对传媒作品的审美批判能力以及媒介素养。

课程紧密结合传媒实际,利用超星尔雅学习通教学平台授课,运用MOOC/SPOC+线上辅导的教学形式,以任务点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新冠疫情期间,专门布置了相关学生作业,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密切关注、辩证思考和进行价值判断。▼

 

 

13郑勋老师:《传播发展史》旨在引领学生熟悉人类的传播历程,掌握媒介变迁的特点和演变规律;新的传播媒介与技术的出现如何作用于社会日常生活?社会和文化又如何反作用于媒介的运作?以史为鉴,课程以正确的新闻观和时代观;引导必备的素质和宏观思维,从史学的视角对新闻业务、新闻理论进行证实、证伪的初步尝试,并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熟悉传播发展史的基本脉络,从而构造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14赵阿颖老师:《广告学概论》是针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程。本课程以理论+案例分析+实践的参与式课堂形式展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在特殊时期进行线上教学,也是对新媒体课堂的一次创新尝试。

 

 

15王健老师:《媒介经营与管理》是针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受疫情影响,本学期伊始,课程以线上教学模式进行,课程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专题”融合化教学模式,结合教材基本框架,辅以专题形式,将媒体业内最前沿话题带入课堂,确保课程教学“通识+应用”的设计初衷;二是“教师+专家”双驱动教学模式,课程特色定位在连接媒体实践和课堂教学上,引入专家授课,搭建“知行合一”教学新场景;三是“课堂+课后”延展式教学模式,增设课后延展阅读,开拓学生知识深度和视野广度。▼

 

 

16蓝于蓝老师:为了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效果和上课体验,我会事先把每一堂课的ppt转换成pdf,提前发给到班级群里。除此之外,我坚持每堂课直播上课,直播前,我总是提前开启腾讯会议,等待同学们的加入。

出乎意料的是,同学们的上课参与度反而比线下教学的更高。每当我提出问题时,屏幕背后的同学们一扫平日里线下课堂的腼腆,热火朝天地用文字和语音回答问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几个星期的线上教学过去了,每节课的到课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尤其是每周一晚上19点开始的《即兴评述》公选课,原本选课的34个选课学生,每次都会有将近60个学生在线听课。▼

17曾志成老师:学院党员同志们不惧风险,响应国家号召,配合学校完成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守工作岗位。我作为学院办公室人员根据学校值班安排返校,协助学院完成相关办公事务,防疫、工作两不误,确保学院日常教学、行政工作的正常运行。▼

供稿:贾颖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