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历史沿革

首页 >> 学院概况 >> 历史沿革

财经与新媒体学院历史沿革与概况

财经与新媒体学院前身为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下设的语文教研室。1996年,该教研室调整至金融系,更名为文秘教研室,并开设“金融文秘”专业;2002年,该教研室建制调整至经济贸易系,专业随之更名为“经济秘书”。

2004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金融学院,开启本科教育新篇章。为适应办学层次的提升并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于2006年以文秘教研室为基础,独立设置“财经传媒系”,首任系主任为杨林,系书记为胡瑾。该系在建系之初即创办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下设汉语言文学(财经传媒)、汉语言文学(经济秘书)两个专业方向以及中文、传媒、文秘三个教研室。

2016年,适应专业招生政策调整以及媒体业态的深刻变革,以传媒教研室为基础成功申报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并停止汉语言文学(财经传媒)、汉语言文学(经济秘书)两个专业方向的招生,形成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两个本科专业并驾齐驱的专业格局,也走出了学科转型的关键一步。

2017年6月,“财经传媒系”正式升格为“财经与新媒体学院”,成为国内少有的以“新媒体”命名的学院之一。学院首任院长为黄灯,书记为陈学文;下设汉语言文学系、网络与新媒体系、传媒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等机构。同年,学院成功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并增设文化产业管理系。

2021年,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成功申办并在当年开始招生。学院的学科疆域再次拓展,并同步增设数字媒体艺术系。2024年,为优化学科格局和资源配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停止招生,文化产业管理系并入汉语言文学系。同年,学院增设财经传播教研中心、公共传播教研中心两个内设机构,负责微专业等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工作;同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建设提上日程,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成为学院发展的基本路径。至此,学院初步形成“一体两翼”的学科格局,即以新闻传播学为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和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两个支干学科,并成功从一个传统人文学院转型为一个具有鲜明数字化、跨学科特征的新媒体学院。

学院现任院长为陈映,书记为钟子斌。学院目前明确以“财经传播学、融创新媒体”为学科定位,以“科学与人文相融、传媒和艺术互彰、创意与匠心并重”为基本办学方向,强调立足于学校金融和经济管理的学科优势,并充分发挥学院作为一个跨学科、新媒体学院的“多元”和“后发”优势,依循“交叉突围,特色强院”的发展思路,聚焦培养“懂传播、懂市场、懂技术、有文化”的文理交叉渗透的应用型传媒人才。